管理必須要有激勵?
如果說德魯克的貢獻在于定義了什么是正確的事情,那么“東方德魯克”昌山芳雄的價值就在于沿著大師的足跡,把事情做正確。我喜歡昌山芳雄的風格,樸素語言凸顯管理的細微,見微知著。也期望更多中國管理同行能通過悉心研讀晶山芳雄系列書籍,回歸基本,獲得真正意義上管理的提升,這無疑是最正確的成本。那么偉人怎么進行管理的呢?
對于85/90后新新人類來講,他們喜歡工作,但不喜歡被工作;他們不一-定善解人意,但大多希望領導善解人意;他們喜歡適當被指導,但更喜歡時常被激勵。這就引出我們今天要探討的話題:好員工都是被“激勵”出來的!
激勵是什么,借用昌山芳雄大師在《管理者革命》中的一句話:賦予下屬動力,調動下屬的工作熱情,使每個員工的自我能量完全釋放到工作之中。所以,85/90 后的小宇宙,等待著管理者去激發。
激勵的第一個含義是管理者對每個下屬或者整個小組做一一些促進工作。促進有直接促進與間接促進之分。直接促進是指通過交談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鼓勵猶豫不決的人行動起來。間接促進是指建立相應的機制或機構,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設法使其主動行動起來。如確定共同目標,制定有激勵作用的工資體系、排除影響工作熱情的因素,管理者帶頭改變工作氣氛等。.
激勵的第二個含義是創造出人人都認為自己的工作無比快樂的狀態。只有人們把工作當成快樂,而不是負擔,才會拼命去干。
這首先要顛覆管理者的觀念,其實大多數人原本都是有工作熱情或積極性的,只是受制于某種條件的障礙而無法發揮。所以,作為70/80后的管理者,首先學會的是不要武斷。
阻礙員工正常發揮工作熱情的因素很多,我們時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我們經理偏心;是我的運氣不佳;經理也不信任我,我這么拼命工作有什么意義!經理讓怎樣就怎樣,工作很沒意思,積極不起來;生活上遇到了麻煩,定不下心來工作;工作心不在焉,思想不集中;不喜歡在公司里一起共事的同事,甚至不想見他,對工作沒有熱情。
所以,管理者的首要任務就是激勵下屬,排除障礙,使下屬重新恢復與生俱來的工作熱情。
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有關管理者的詳細信息,可以聯系本站在線客服老師。